耳聋作为人类常见疾病之一,与遗传因素具有密切相关性。超过50%的婴幼儿听力障碍与遗传因素有关,且遗传因素在许多迟发性进行性听力下降、年龄相关性耳聋、药物性耳聋的发生中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耳聋基因检测,可以明确致病基因变异及分子致病机制,将对耳聋的预防和提早干预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遗传性耳聋?
遗传性耳聋是指由基因遗传变异致聋,或因携带遗传变异而对某种环境因素易感、在暴露于该环境因素后而发生的耳聋(如线粒体mtDNA基因突变造成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所致药物性耳聋)。目前已知的耳聋基因超过130种,中国人群突变发生率高的耳聋基因包括GJB2基因、SLC26A4基因、线粒体mtDNA 12s rRNA基因等。耳聋遗传异质性强,大部分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少部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线粒体遗传、伴X连锁遗传。中国人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耳聋基因致病变异携带率超过15%;另外还有2.3‰的药物性耳聋线粒体DNA易感变异携带者。若双方父母为同一位点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耳聋基因携带者,即使父母听力正常,也有1/4几率生下听力障碍的宝宝,因此相关人群的耳聋基因检测十分必要。
耳聋精准基因诊断的目的及优势
●明确耳聋患者的分子病因和疾病的预后,能够指导遗传性耳聋的治疗及预防;
●明确遗传性耳聋高风险个体(药物性耳聋敏感个体/迟发性耳聋),能够通过用药指导及专业指导预防耳聋发生或延缓疾病进程;
●确定遗传性耳聋基因致病性变异携带者,能够预警阻断下一代遗传性耳聋。
耳聋基因诊断的适用人群
✔ 确诊耳聋患者(包括先天性、迟发性、综合征型),有助明确病因,指导诊疗;
✔ 有耳聋家族史的听力正常者,婚前或生育前进行基因诊断明确是否为致病性耳聋基因变异携带者,以评估下一代耳聋的风险;
✔ 耳聋基因筛查结果未通过的孕妇、新生儿等,包括遗传性耳聋高风险者和携带者两大类。
遗传性耳聋基因诊断流程与方法
总结
传统的耳聋诊断以听力学评估为主,操作简单、费用较低,但是单纯的听力学检查只能进行表型鉴定,无法预警危险因素和评估预后,不能充分了解耳聋患者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随着基因测序的发展,使得耳聋诊断可以从表型扩展到背后的遗传机制,听力检测和耳聋基因检测的有效结合,可以对耳聋进行精准诊断,实现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
部分内容参考:
中国耳聋基因筛查与诊断临床多中心研究协作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 中国耳聋基因诊断与遗传咨询临床实践指南(2023)[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3,58(01):3-14.DOI:10.3760/cma.j.cn115330-20220609-00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