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9 07:03查看详情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再次入选北图中文核心期刊及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作为国内第一本关于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的专业性期刊,在历届编委会和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下,在全国耳鼻咽喉科专家和同道的大力支持下,《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由创刊之初的一株幼苗逐渐成长为一棵挺拔大树,影响因子逐年上升,学术地位稳步提高,先后被多个重要数据库收录。 在今年创刊三十周年之际,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再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即第10版)之 “耳鼻咽喉科学” 类的核心期刊,并被《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3)》收录!
2023-08-03 01:54查看详情
薪火相传30年 ——纪念《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创刊30周年
30多年前,一个美国听力学家代表团访问了中国,Richard S. Tyler于1990年撰写了《Audiology in China》一文,结论是:中国还没有完整意义的听力学,理由是:①没有专门从事听力学的工作者,培训听力学工作人员都是师傅带徒弟(on job training)的模式;②大学没有听力学课程;③只有耳鼻喉科杂志,没有一本听力学专业学术期刊,在听力康复或助听器方面的研究很少,少量的听力学研究结果主要向国外杂志投稿。与彼时欧美国家相关专业半个世纪的历史相比,国内听力学及言语疾病学科发展还处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初期,跟上国外听力学的步伐,是我国耳鼻喉科学界的心声。1991年8月在烟台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期间,前后任主任委员姜泗长教授和王直中教授亲自筹划创办一本听力学专业期刊,委托吴展元、钟乃川、杨强、陆尔科等教授在武汉筹办,姜泗长教授、王直中教授任顾问,并聘请听力学家顾瑞教授和嗓音医学专家杨强教授担任首届编委会主编,经过通力协作、紧张地筹备,于1993年7月国内第一本专业期刊《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创刊。该杂志主体刊登听力学、嗓音、言语医学等内容,这一平台的搭建有力地助推了听力学和嗓音言语医学加速进入快车道,开启了蓬勃发展模式,具有里程碑式的标志。同时为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前辈们还协商为杂志增添了两个侧翼,即定期举办听力学学术会议和北京武汉同步的听力学学习班,这些充分展现了耳鼻咽喉科学界老一辈专家们的高瞻远瞩。韩德民教授、韩东一教授、陶泽璋教授等新一代知名专家们为杂志倾注了大量的智慧、努力和心血,是我国听力学和嗓音言语医学发展及本刊不断壮大的动力。 犹记得在杂志1993年第一卷创刊号上,姜泗长教授的亲笔题词“提高临床听力学水平,促进言语病理学发展”,王直中教授书写“为促进我国听力学和言语疾病的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出成果,出人才,共同努力做出突出贡献”,这不仅是他们对于杂志的殷切期望,更展现了对该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编者的话更是详细阐述了本刊的宗旨“既要体现我国听力学和言语医学的现代水平和发展趋势,更要面对我国基层医疗单位和广大的青年从业者,给他们提供学习和学术交流园地,为促进我国听力学和言语医学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培养贡献一份力量”,使我国这门学科的发展立足于世界医学之林。 30年的初心不改,30年的风雨同舟,在学界各位专家的鼎力支持下,杂志面向从事相关专业临床、康复、教育及科研工作的专家学者们,始终坚持聚焦学术前沿,密切结合一线,及时报道专业领域内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以及临床研究成果。杂志自身取得了些许进步,也获得了学界的广泛认可,更践行了促进我国听力学和言语医学水平提高的宗旨。自创刊以来杂志刊载文章4000篇,以专家述评、专家笔谈的形式对于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领域的过去、现状、发展和未来做出充分的阐释;以指南和专家共识来为专业人员的从业行为提供强有力的证据;以多种专题形式聚焦专业发展热点和亮点;以国际之窗和会议纪要等形式力求展示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杂志由最初的小16开、56页、季刊,发展到大16开、96页、双月刊,刊中内容不断丰富,杂志质量逐年提高,载文量逐渐增加,文章被引用量及影响因子不断提高。在学术影响力上,本刊1998年入选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从2008年起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成为中文核心期刊,并先后被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等数据库收录,至今仍是国内耳鼻咽喉科类名列前茅的专业性学术期刊。 在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领导下,本刊自1994年开始以杂志为依托,每2年举办一次“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学术会议”。通过大型学术会议的举办,促进国际国内交流,活跃学术氛围,充分发挥专业杂志在学科发展上的引领作用,在学术交流方面的纽带作用,在新理念新技术推广方面的助推作用。1998年开始每年一次举办“全国听力检测技术学习班”,为我国普及专业知识、规范操作、培养专业人才、提高行业的专业水平做出了贡献。 肇创至今,30年的风雨兼程,杂志的创立和发展受益于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一以贯之的支持,彰显了数代听力及言语学界同道们心怀理想,不懈追求的发展史,更见证并参与了中国听力学及嗓音言语专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苦奋斗历程。 30周年不仅是中国第一本听力学专业杂志成立30周年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这个时代从未如当前这样充满机会与挑战,我们也有信心始终秉持初心,随着新时代的浪潮,走向更加波澜壮阔的未来。 伴随一往无前的勇气、开启往后一路精彩!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编辑部
2023-07-25 00:42查看详情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第十三次编委会会议纪要
7月6日晚,于武汉中南融通花园酒店召开了《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第十三次编委会,韩东一主编、陶泽璋主编、华清泉副主编、郑宏良副主编、黄治物副主编、徐文副主编、周涛副主编、卜行宽教授、马秀岚教授、黄丽辉教授等80余名编委参加了会议,大家衷心祝贺杂志创刊30周年,并围绕杂志未来发展纷纷出言献策。 首先,由编辑部主任曹永茂教授汇报了近两年来编辑部的工作情况,与会编委们一致肯定了《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对学科发展功不可没,赞赏编辑部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 会上编委们提出,作为国内第一本听力学专业杂志,未来一定要继续保持杂志的鲜明特色,即立足听力学和嗓音言语医学,今后的发展要重点抓住这两个主题,掌握时代形势,紧跟国家政策,如:人人享有健康,减少出生缺陷,注重听力健康理念,未来3~5年国家将大力发展民族品牌的助听辅听产品等等;结合国家医改双下沉的重点,主动下沉到基层约稿组稿,对于基层医生困惑或目前学界未统一的问题可以在杂志上发文研讨,多形成一些专家笔谈或共识,为临床医师解疑释惑。 杂志作为专业平台,听力学和嗓音言语医学方面的专家齐全,杂志今后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好这两大优势。要重视人员平台建设,在听力言语康复学专业教育方面,目前国内已有多家大学开设了本专业,有20余所高等院校和高职高专招生,并且国家新增了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这一职业,杂志未来可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并注意教育产业化;关注多学科交叉、跨界交流,加强与教育、电学、声学、艺术嗓音、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的交流合作,从更高的眼光,通过杂志这个平台,搭建桥梁,实现多学科、多方向合作,并加强学术层面的国际交流;还要注意人工智能对杂志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听力学发展如火如荼,但嗓音言语医学方面有待加强。郑宏良副主编明确指出吞咽属于嗓音言语医学的范畴,未来要注重语言病理学的发展,注意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包括小儿言语康复、吞咽功能的评估追踪等,可增加康复领域与吞咽功能和言语有关的编委。 韩东一主编特别强调,编委们应认真履责,参加编委会,参与杂志这个平台建设,对编委的要求不要太笼统,如每年至少投稿一篇等,对未达标者要有一定的惩戒措施。今后年终时可以展示所有编委对杂志的贡献和引用量高的文章,对排名靠前者有所奖励。针对编委审稿制度,还有编委提出可进行编委---通讯编委配对,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审稿质量的提升;编委审稿时应更详细,即使退稿也须有较详细的退稿理由;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拓展稿源,多发专题、专家笔谈和专家共识;杂志栏目应多样化,注意增加新栏目,适应社会发展;加强杂志与编委之间的联系,每年更新编委及其团队的科研方向。 最后,陶泽璋主编总结,《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将一如既往热情地为广大读者作者和编委们服务,为相关专业人员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为我国的听力学和嗓音言语医学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023-07-18 03:00查看详情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创刊30周年纪念大会第十三次全国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暨第十次全国人工听觉技术学术会议如期举行
7月6-9日,《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创刊30周年纪念大会第十三次全国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暨第十次全国人工听觉技术学术会议在武汉中南融通花园酒店完美落幕。来自全国的4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7月7日上午8:00,会议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隆重开幕,开幕式由《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副主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华清泉教授主持,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万红慧书记,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前主委、《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主编、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韩东一教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前主委、《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副主编、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高志强教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主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吴皓教授,《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主编陶泽璋教授,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龙墨教授,WHO全球预防聋和听力损失工作组专家、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卜行宽教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组长马秀岚教授,嗓音学组组长郑宏良教授,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副主编王秋菊教授,《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副主编黄治物教授、徐文教授、周涛教授等嘉宾出席。陶泽璋教授、吴皓教授、万红慧书记分别致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韩德民院士也发来了视频致辞。伴随着《薪火相传30年》、《美好的回忆 良好的祝愿》视频,大家一起再次见证了《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30年的成长历程,共同祝愿杂志越办越好,更上一层楼! 本次会议设有专题报告、圆桌讨论、卫星会和大会交流等形式,全会共有77位专家、85位学者进行了精彩纷呈的专题报告和大会发言。7月7日上午,韩东一教授、高志强教授和吴皓教授分别就听神经瘤手术中听力保存及重建相关思考、人工镫骨植入手术、人工听觉植入后听觉言语发育的中枢可塑性研究进行了专题报告,紧接着是殷善开教授、马秀岚教授、郑宏良教授和华清泉教授的专题报告。7月7日下午和8日上午,会议均分为4个分会场进行,其中,听力学有7个场次,主题包括遗传性聋、耳与听力保健、听力检测、耳鸣、眩晕、耳畸形、耳内镜手术、老年性聋、噪声性聋、人工耳蜗植入、耳科学基础研究等等。嗓音言语医学有一个场次,徐文、李革临、庄佩耘、葛平江、陈鸣、李进让、王燕、李孟、田霖丽等教授围绕喉肌电图的临床应用、嗓音女性化手术、声带运动障碍的诊疗误区、声门闭合不全影响音色的机理及临床、声带手术后声休与否、肉毒素注射在喉科疾病中的应用、喉部评分系统在困难喉部暴露的术前预测中的应用、Montgomery假体植入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等离子杓状软骨切除治疗双侧喉返神经麻痹,分别进行了精彩的专题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儿童听力损失干预方式决策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听力损失分级的变化及其对对公共卫生、残疾救助和临床干预的影响,听神经病的规范诊疗,单侧声带运动不良的诊断处理,与会专家们还进行了4场热烈的圆桌讨论,这次圆桌会议尊重主持人要求的时长充分讨论,为临床指点迷津,令与会专家学者受益颇多。 本次会议还设置了优秀论文评比,在所有大会交流的文章中,评选出了10篇优秀论文,获奖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盛海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王清翠、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新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黄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傅新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汪雷、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雪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王雪彤、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康复科学系李厚毅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霍岩。难能可贵的事,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康复科学系李厚毅同学是一名双侧人工耳蜗植入者,大会主席和与会代表对他表示祝贺的同时,也为他身残志坚的精神所感动,更是感受到了医学工作者肩负的责任! 本次大会是听力学和嗓音言语医学界的又一次盛会,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必将进一步推进国内听力学和嗓音言语医学以及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高水平发展! 大会前一天还召开了《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第十三次编委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和咽喉嗓音学组工作会议。
2023-07-06 10:00查看详情
2023听力言语杂志创刊三十周年暨学术会议
值《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创刊30周年之际,《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嗓音学组,拟定于2023年7月6-9日在武汉融通中南花园酒店举办《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创刊三十周年纪念大会,同期召开第十三次全国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暨第十次全国人工听觉技术学术会议,以及第十三次编委会,现就会议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及地点 2023年7月6~9日,武汉融通中南花园酒店。 二、会议形式及初步安排 1. 7月6日 8:00~23:00:报到(武汉融通中南花园酒店南苑楼一楼大堂) 18:00~20:00:《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编委会 20:00~22:00:听力学组、嗓音学组会议 2. 7月7日上午 创刊三十周年纪念大会开幕式及大会专题报告(南苑楼4楼会议中心) 3. 7月7日下午~7月8日 分专场(南苑楼4楼1号、2号、3号、4号会议室) 三、会议费用 会议费:1000.00元/人,食宿统一安排,住宿由代表自己与酒店联系预订,费用自理。会议费付款方式:请将会议费提前从银行汇至以下《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编辑部银行账户(报到时带上汇款凭证)或现场交费(均应带上发票信息)。 开户名: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开户行: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武汉紫阳路支行 账号:5781 7976 2405 四、会议联系及报名方式 请参会代表于6月10日前与《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编辑部联系,并将参会报名表发送至《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编辑部(E-mail: jasptl@126.com ;QQ:845047271),以便安排。未投稿者也欢迎参会。 联系电话:(027)88043958或(027)88041911-86459 联系人:李翠娥(15902786698) 夏姗(18040584727微信同号) 交通路线和会议报名表见会议正式通知(需要者请与编辑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