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语语言学研究探索
靳开宇;张宁生;
1:绥化学院学报编辑部
2: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1国华.威廉姆·斯多基和她的手语语言学研究评介[J].中国特殊教育,2006,2:35.
2 张吉生.《手语》评介[J].当代语言学,2011,3:256.
3 肖晓燕.欧美手语语言学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8:42.
4[法]游顺钊,著.徐志民,译.视觉语言学论集[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1~3.
5[法]游顺钊,著.徐志民,译.手势创造与语言起源[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3.5~7.
6 吕会华,王红英,巩卓,等国内外手语语序研究综述[J].中州大学学报,2014,3:73.
7 李宜冰.有关日语手语构词法的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03,5:45.
8 李强.韩国的手语沿革和聋人教育[J].现代特殊教育,2002,7:46.
9 邓慧兰.手语语言学的腾飞势在腾飞-特邀编审的话[J].当代语言学,2011,2:97.
10 衣玉敏.港台手语语言学研究概况[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70.
11 刘艳虹,顾定倩,程黎,等.我国手语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3,2:35.
12 傅逸亭,梅次开.聋人手语概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6.27 ~51.
13 张茂聪,吴永玲,于生丹,等.中国聋人手语与语言基础[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25~65.
14 赵锡安.中国手语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54~64.
15 龚群虎.聋教育中手语和汉语问题的语言学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9,3:65.
16 吴铃.汉语手语语法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8:19.
17 方俊明,何大芳.中国聋人手语脑功能成像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3,2:50.
18 李尚生.重审手语的语言资格[J].中国特殊教育,2000,4:4.
19 刘俊飞,孙照翠.手语是一种自然语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3-26:B04.
20 郑璇.中国手语的语言地位(II)[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0,18:57.
21 吴铃.聋人书面语学习的困难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7,5:33.
22 张宁生.对聋哑儿童进行口语训练的心理学意义[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81,1:46.
23 刘鸿宇.类型学视角下的手语代词系统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3,5;21.
24 陈小红.手语类标记与类标记谓语研究述评[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60.
25 姜诚.上海手语名词手势受年龄影响变异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2,3:47.
26 江桂英,李恒.认知视阈下的手语研究述评[J].2011,12:39.
27 李恒.手语语言学方法论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12,6:22.
28 李恒,吴铃.手语语料库建设基本方法[J].中国特殊教育,2013,3:37.
29 李俊宏,丁国盛.手语和口语理解及产生的脑机制对比[J].心理科学进展,2013,9:1560.
30 高伟,郭瑾,曾碚凯,等.手语研究的方向与现状[J].电子技术应用,2002,11:6.
31 李恒,吴铃.世界少数民族手语保护:现状与启示[J].世界民族,2014,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