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蜗性聋患者镫骨肌声反射潜伏期与正常人的差异

李松键;王涂路;欧爱华;李云英;

1: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咽喉科

摘要
目的探讨镫骨肌声反射潜伏期测试(acoustic refles latency test,ARLT)初潜伏期(非交叉)对诊断耳蜗性聋的意义。方法按照纳入标准纳入耳蜗性聋患者152例(208耳),其中老年性聋25例(50耳),梅尼埃病45例(45耳),噪声性聋31例(62耳),突发性聋51例(51耳);正常对照组50例(100耳)。ARLT测试采用GSITYMPSTART中耳分析仪,探测音226 Hz,刺激频率为1 000 Hz,刺激强度为高于同侧耳1 000 Hz声反射阈10dB,最大刺激声120 dB HL,平均叠加次数为5次,重复检查,取平滑曲线所对应初潜伏期数值。应用配对t检验,对各组病例的声反射潜伏期初潜伏期数值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4组耳蜗性聋患者声反射潜伏期(ARLT)非交叉和交叉的平均值均明显小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镫骨肌声反射潜伏期初潜伏期(非交叉)小于正常人,可作为诊断耳蜗性聋的一项客观指标。
关键词
耳蜗性聋;蹬骨肌声反射;声反射潜伏期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
李松键;王涂路;欧爱华;李云英;
参考文献

1姜泗长,顾瑞.临床听力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219~223.

2魏永祥,李建瑞,陈海燕.正常人声反射潜伏期测试[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1996,2:16.

3李富德,周祥宁.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对耳蜗性聋和蜗后性聋的鉴别诊断意义[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9:109.

4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老年性聋[M].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 002~1 005.

5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梅尼埃病的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价(2006年,贵阳)[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163.

6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标(2005,济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569.

7刘炳智.噪声暴露容许标准与噪声性耳聋的诊断标准[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89,7:86.

8唐传金.蹬骨肌声反射常用参数的测定[J].交通医学,1996,10:66.

9韩东一,翟所强,韩维举.临床听力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228~230.

10常伟,杜小平,柯朝阳,等.两种响度重振检查方法的比较[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1995,3:164.

11 Jack Katez,韩德民,主译.声反射[M].临床听力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93~194.

12 Surr RK,Schuchman GI.Measurement of the acoustic reflexwithout a pressure seal[J].Arch Otolaryngol,1976,102:160.

本文信息

PDF(68K)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李松键王涂路欧爱华李云英